林鎮國教授

林鎮國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榮譽教授

林鎮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榮譽教授,曾任台灣哲學學會理事長、科技部哲學學門召集人、荷蘭萊登大學(1999–2000)、香港中文大學(2005)和美國哈佛大學(2012)客座教授,並長期主持多項整合型培育計劃與研究計劃。著有《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臺北:立緒,1999年)、《辯證的行旅》(臺北:立緒,2002年)、《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講》(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合編A Distant Mirror: Articulating Indic Ideas in Sixth and Seventh Century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of Hamburg Press, 2014)、《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注釋選輯》(高雄:佛光文化,2018年)等書及中、英、日文論文多篇。

航經島嶼—洛維特、洪耀勳、牟宗三、唐君毅在東亞遇見海德格

poster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4:30 – 6:30 pm
網上平台

請於二零二二年十月七日前登記,參加公開演講。

摘要:

本講從離散歷史(唐君毅先生所說的「花果飄零」)的角度,敘講從二十世紀初期到中期,經歷歐洲大戰、太平洋戰爭和國共戰爭,期間和台灣這座島嶼有關聯的哲學敘事,也是我這世代所見證的哲學歷史片段。1936年底,作為「海德格的孩子們」之一的卡爾・洛維特(Karl Löwith,1897–1973)因希特勒上台迫害猶太人而流亡日本,在航行途中靠岸基隆,走訪臺北。當時殖民地臺北帝大的哲學科助手洪耀勳(1903–1986),受到京都學派接觸早期海德格實存哲學的啓蒙,對早期海德格哲學及其《康德與形上學問題》已有所回應。可惜二人錯失了見面的機緣。及至戰後,在我大學四年級時購讀牟宗三先生的《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1971),始逐漸認識到華文哲學界對海德格哲學的判釋。七十年代,牟、唐先後在我讀碩士班時來台講學,對台灣哲學界影響甚鉅。時隔半個世紀之後,從東亞海域與島嶼的離散視角,將時間推回到一九三十年代的歐洲(德國)與東亞(日本、殖民地台灣與香港),重新敘寫曾航經這座島嶼的洛維特、洪耀勳、牟宗三和唐君毅如何回應早期海德格的哲學,特別是《康德與形而上學問題》,並在這敘事背景下追問:人是什麼?如何安居?

普通話主講
歡迎參加

重新發現初期現代東亞的佛教哲學

10月7日 (星期五), 2:30 – 5:15pm, Zoom
10月14日 (星期五), 2:30 – 5:15pm, Zoom
10月21日 (星期五), 2:30 – 5:15pm, Zoom
10月28日 (星期五), 2:30 – 5:15pm, Zoom

空性與業感世俗性

poster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4:30 – 6:30 pm
網上平台

請於二零二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前登記,參加系內研討會。

摘要:

我的演講將從與兩位「在意的他者」——查爾斯・泰勒和尤爾根・哈伯瑪斯——的對話開始。 2007年,查爾斯・泰勒出版了《世俗時代》。2010年,尤爾根・哈伯瑪斯發表了《覺知到有所失落:後世俗時代的信仰與理性》。他們都在千禧年之初關注世俗性問題,事後看來,並非偶然。泰勒和哈伯瑪斯的哲學立場儘管不同,他們思考的卻都是他們在歐洲和北美洲所面對的相似文化和政治處境,即某種宗教意義的喪失及其對文化的影響。姑勿論他們想法的其他含義為何,如果我們不提及過去幾十年宗教的復興,包括全球範圍內的宗教或非宗教衝突和暴力,我們將無法正確理解他們的想法。以此為開端,談到東亞,我們是否應該費心思考泰勒和哈伯瑪斯關注的世俗性問題?說神聖與世俗的二分法只存在於猶太–­­基督教世界,這不是現在的常識嗎?如果在東亞傳統中並無這樣的二分法,我們應該認真對待嗎?

英文主講
歡迎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