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百瑞教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梅森榮休講座教授及榮休副校長

狄百瑞教授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森榮休講座教授及榮休 副校長 。狄百瑞教授生於 1919 年,在 1941 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再在 1948 和 1951 年在同校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在 1942 至 46 年間,狄百瑞教授在美國海軍後備(情報)部隊服役,官至少校。

狄百瑞教授於 1949 年在哥倫比亞大學開始他的教學事業,負責發展東亞研究的本科通識教育課程。他為此而編製的閱讀資料選材來自印、中、日、韓等亞州文明的主要傳統。這套資料 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大專都廣受歡迎,現時更配上超過 140 篇文章,以供亞洲地區的通識教育之用。狄百瑞教授在 1960 至 66 年間出任東亞語言及文化系系主任,並擔任國防語言及地區研究中心的首位主任。在他帶領下,中、日、韓語的課程都有相當大的擴展。而從 1990 年開始,狄百瑞教授還以特任教授的身份在東亞語言及文化系講學。

狄百瑞教授是 1969 至 70 年的亞洲研究學會主席,也在 1969 至 71 年間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務會議理事會的首任主席,並於 1971 至 78 年間出任 副校 長,期間狄百瑞教授推動東亞圖書館的翻新及擴充工程,建立人文研究中心,以及這中心轄下的人權研究中心。在 1978 至 86 年間,狄百瑞教授是美國學術團體理事會的主席。

除了他在教育行政上的貢獻外,狄百瑞教授的學術成就亦廣被承認。他先後在 1974 年和 1999 年獲選為美國文理學院和美國哲學會院士,並獲得聖羅倫斯大學、芝加哥羅耀拉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而他所獲得的獎項,則包括美國歷史協會的華圖莫爾獎、教育出版社聯會的費斯本獎、哥倫比亞大學的傑出教師獎、哥倫比亞學院的約翰.傑伊獎、哥倫比亞大學的萊納.屈林書籍獎和范多倫獎、譚能邦紀念獎、漢密爾頓獎(兩屆)以及旭日三等勳章等。

狄百瑞教授的研究興趣是東亞的宗教和思想傳統,尤其是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儒學。他把新儒學研究引入美國,提倡一種對亞洲在通識和核心課程中的位置的全新構想。他在近年摺撰寫和編輯的超過二十五部著作裡,主要處理中國的民間社會和人權問題。他最近期的著作是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貴族與民間》。

繼擔任過 1982 年錢賓四先生講座的講者之後,狄百瑞教授再次蒞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第四任唐君毅訪問教授。狄百瑞教授將會發表題為〈儒家教育與民主的要旨〉的一次公開演講,以及在哲學系主持一次教職員研討會,題目是〈 亞洲經典與全球教育 〉

儒家教育與「民主的要旨」

poster
2005年1月10日
下午4:30 – 6:30
香港中文大學行政樓祖堯堂

一般人視民主為一本質上屬於西方的概念,它源自古希臘,是西方文明所獨有。民主能否與亞洲價值及文化——特別是儒家傳統——相容?這不但涉及能否在亞洲國家推行民主體制的問題,還關乎我們是否能避免「文明間的衝突」的問題。

本文將會由阿瑪蒂亞.森 (Amartya Sen)「民主的要旨」這概念出發,即民主首先在於「理性的公共使用」。阿瑪蒂亞.森認為大部份的古老文明都含有這一要旨。本文接著指出儒家傳統的核心包 含一些「自由」的元素,可以視為支持自由民主體制的文化資源。當中的一個要點,就是不同形式的儒家思想,都同樣強調教育的重要;她們視教育不僅僅是技術的 學習,而是以發展和培育自我為目標的人文學術學習。

在今日的中國,儒家思想正逐漸從文革的動盪中復原過來,漸漸重拾它的信譽。新加坡的李光耀,就提供了將儒家價值觀加入政府管治模式裏的一個例子。李光耀認 為學者應該發掘新的知識,致力於科技研究與開發商業產品,而不應該花精神研究古典文獻。針對這種看法,本文指出,在儒家透過智性和道德學習來培育自我的理 想之下,與古代經典對話和與他人對話都是至關重要的。這種「論述式的學習」不但對整全的人格教育有重大的貢獻,對公民社會的構成也貢獻良多,這都是一個自由民主體制所必需的。

蘇羅門說得好,「我們所閱讀的東西,培養出我們的為人」。犧牲對經典的研讀來追求高科技訓練並不會帶來有利民主發展的社會。博雅教育或通識教育是今日美國 很多大學核心課程的一部份,它與東亞地區在現代之前的古典人文教育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一個有全球視野而同時取材自東方和西方傳統的新核心課程是可能的。

總括而言,本文提出以下幾個論旨:

  1. 正確了解及推行之下的儒家教育可以對將來的民主體制有所貢獻。
  2. 在現代世界裏,儒家教育應該置於東亞的脈絡下看待,而不應視為只是中國的事物。香港跟新加坡及台灣一樣,文化上是東亞和東南亞社群的成員。這對東南亞的政治社群也有
  3. 一定的重要性。

  4. 由於東亞現在是世界社群的一部份,與全球經濟關係密切,儒家教育也要被視為首先建基於地區傳統,再與整個東亞連繫起來,然後再調整以適用於全世界。

亞洲經典與全球教育

2005年1月12日
下午4:30 – 6:30

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1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