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卡琳教授

戴卡琳教授
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教授

戴卡琳,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教授,魯汶大學漢學碩士(1983)及哲學碩士(1993),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碩士(1990),魯汶大學漢學博士(1993)。曾負笈國立台灣大學修讀中國哲學(1984–1986)。亦為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學刊(Taylor & Francis, 1997至今)主編、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學刊(University of Hawaii, 1994至今)歐洲通訊編輯。

戴卡琳教授以諸子思想為研究對象,博士論文以《鶡冠子》為題,中英文版先後於1997年及2000年出版。合編之學術論著有The Mozi as an Evolving Text: Different Voices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Brill, 2013);早期亦曾合編多種關於《孟子》、《荀子》、《墨子》之專著,以荷蘭文發表。戴卡琳教授專研弒君、正名、退位、利、秤重之隱喻等論題。近期開始關注諸子思想的近代詮釋,並研究這些詮釋如何影響時人對傳統經典的理解;相關的研究專題計有: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傅斯年、當代對墨子和楊朱的論述,等等。

戴卡琳教授是第二十三位唐君毅訪問教授。她將以「心齋坐忘:關於研究中國哲學的一些思考」為題主持公開演講,並提出以一種哲學的方法去理解諸子思想:這種方法,非破非立,而是以「心齋坐忘」為旨。此外,戴卡琳教授也會為本系主持一個為期四週的研究院研討班,題為「古人今塑:墨子、孟子、楊朱」:今天對這些思想家的解讀,背後有何歷史偶然性,本課將追本溯源。最後戴卡琳教授將於本系教職員研討會,探討中國哲學在歐洲大學的哲學系中仍未能佔一席位的問題。

心齋坐忘:關於中國哲學研究的一些思考

poster
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下午 4:30 – 6:30
香港中文大學行政樓祖堯堂

做學術研究,各有其專業的規矩法則可依,這已成為學界慣例。不過,對哲學而言,這些規矩法則本身已頗具爭議;當古代中國思想這類較冷門的學科進入哲學研究的範疇時,學者是否應該跟隨某些規條去做研究,而這些規條到底為何,則更莫衷一是。本講提出以「心齋」作為一個可行的哲學活動。與其建立或者破壞先秦諸子的思想系統,我們不如先審視並暫時放下那些解釋的歷史框架――即是構成今天對先秦諸子論述的理論框架,然後讓思想駐足靜定。這種駐足靜定並非旨在確定某些新的答案,而是讓我們嘗試放下固有的成見,從而讓新意湧現。這種練習,不僅涉及資訊數據,情緒和態度也同樣重要。

 

我會把學術論辯或研究分為三個相互緊扣的層次:頂層是知識的論爭,包括事實、理論、假設,等等;下一層是情緒,情緒往往備受忽略,卻頗具影響力;底層則是未明事實之境,或曰無形無狀之潛能。我認為,倘若我們能夠更明確地接受下面的兩層,更用心地欣賞當中細緻的情緒,更坦然地承認我們對研究對象的無知,相信中國哲學的研究會有更長足的進步。

 

為了解釋上述的三個層次──確定性、情緒、無知──我會詳細分析劉笑敢2015年對Esther Klein一篇關於莊子的論文(2010)的回應。我的討論重點並非這兩位學者,而是他們所顯示出來的一些學界的普遍現象。

The Modern Creation of Pre-Modern Philosophers: Mozi, Mengzi, and Yang Zhu

10月21日 (星期五)
10月28日 (星期五)
11月4日 (星期五)
11月11日 (星期五)
2:30 – 5:15pm
香港中文大學潤昌堂101室 (LHC 101)

“Chinese Philosophy” at European Universities: A Threefold Utopia

poster

日期: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時間:16:30 – 18:3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220室

Abstract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Chinese thought can be called “philosophy,” and as a result ought to be taught at Philosophy departments in the West, has hitherto failed to lead to any conclusion and even to a meaningful debate. I have argued in the past that the futility of rational arguments in this matter is related to our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entities that fall beyond our control, such as the institutions where we are trained, and that, like a family, shape our views on a subconscious level. This lecture explores the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Europe, which differ considerably from the Anglo-Saxon world. The case-study focuses upon the University of Leuven (Belgium) and, more specifically, on two discipline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The History department shows that the academic exclusion of China is the result of not just a Western philosophical bias, but also of a more specifically European one. Despite differences within Europe and ongoing evolutions, I believe that this case-study lays bare the profoundly Eurocentric framework in which China (like most other non-Western) regions is being neglected.